查看原文
其他

图解仙家秘传:八仙导引法;真心正念合天理,敬畏天地行大道

太乙玄门 2021-08-07
(加小编微信号efeichunjin注明一下,向小编投稿,拉进群结交仙友,寻找传说中的修道大咖!还可以向小编投稿哦)

八仙过海:相传白云仙长有一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,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。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,就是后来“八仙过海、各显神通”的起源。

文/李远国


民间传说中,八仙分别代表着男、女、老、少、富、贵、贫、贱(资料图)


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。八仙之名,明代以前说法不一,有汉代八仙、唐代八仙、宋元八仙,所列神仙各不相同。至明代吴元泰《东游记》始定为:铁拐李、汉钟离、张果老、吕洞宾、何仙姑、蓝采和、韩湘子、曹国舅。民间传说中,八仙分别代表着男、女、老、少、富、贵、贫、贱,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,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,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,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,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。


铁拐李(资料图)


铁拐仙指路法


铁拐李相传姓李,名玄,又叫李凝阳、李洪水、李孔目。据说他本来长的十分魁梧,相貌堂堂。在砀山洞中修行,因为约定要参加老君的华山会,临走时对弟子说,倘若元神七日不回返,则将尸壳焚化。于是留下尸壳,元神外游。不料到了第六天,弟子家中来人报信母亲病危,弟子们无奈就烧了尸壳。


当弟子回家后,不久李铁拐的元神回归,无处可托。忽见林中有一饿死的人尸,则从他的前额脑门进入,站起来之后,才觉不行,赶忙从葫芦里倒出老君所赠的仙丹,葫芦忽然闪出金光,映出一个丑陋的形象,黑脸蓬头,卷须巨眼,右脚还是瘸的,正在惊讶,身后忽然有人鼓掌,回头一看,正是老君,情急之下,心想把元神跳出。就在这时,老君制止说:道行不在于外表,你这副模样,只须功夫充满,便是异象真仙。于是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,授予铁拐一根助拄跛足。


李铁拐还常背一葫芦,据说里面装有仙药,降到人间时,专门用来治病救人。南宗道教尊称铁拐李为“都仙教主青华帝君真玄灵应天尊李喆”,祖师铁拐都仙教主东华帝君,就南岳乘鹤而至,在青城山之巅,会集众仙,传天仙道。其天仙教后传锺离权、吕洞宾,次授与刘海蟾,海蟾授之于张紫阳,历代自此相承,至第九代嗣教仙师白玉蟾,以是流传于世,绵绵不绝。

铁拐仙指路法 採自席锡藩《内外功图说辑要》


此法主治:瘫痪。多因肝肾亏虚,气血不足,复因邪气侵袭经络所致。


具体操作法:以身立定,静心定意,先侧身向左,左脚在前,右脚在后,右手指向右方,左手放置腰部,双眼平视左方,调息运气一口;复侧身向右,动作同前,亦调息运气一口。一左一右,互换各炼二十四口。


配合炼功,可服散气散。药方组成:麻黄,陈皮,乌药,白殭蚕,川芎,白芷,各5克;甘草,桔梗,干姜,各2.5克;枳壳,5克。以上十味,加姜三片,用水煎服。


汉钟离鸣天鼓法


汉钟离字云房,又号正阳子。其生卒、籍贯不详。依唐宋文献所载,钟离权当为晚唐、五代时人。


敦煌遗书《湘祖白鹤紫芝遁法》曰:“夫白鹤紫芝遁,乃汉名将中离翁传唐秀士吕纯阳。纯阳、韩湘子阐阳天教,广发慈悲,交后之进道。”这里所言“中离翁”,即钟离权。


唐僖宗乾符乙末(875),高道仵达灵曾与钟离权同入西蜀修道。他说:今天子蒙尘,奸臣窃位,余西迈,又值钟离公,得偕行同宿,超越三乘。(《还丹肘后诀》卷下《唐仵达灵真人记》)


江少虞《宋朝事实类苑》卷三五曰:邢州开元寺一僧院壁,有五代时隐士钟离权草书诗二绝,笔势遒逸,诗句亦佳。诗曰:得道真僧不易逢,几时归去愿相从。自言住处连沧海,别是蓬莱第一峰。其二曰:莫厌追欢语笑频,寻思离乱可伤神,闲来屈指从头数,得见升平有几人?


宋释志盘《佛祖统纪》卷四二说:钟离权,号云房。自称汉时遇王玄甫,得长生之道。避乱入终南山,于石壁间得《灵宝经》,悟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为天地升降之宜;气中生水,水中生气,即心肾交合之理。乃静坐内观,遂能身外有身。唐吕洞宾,三举进士不第。于长安酒肆遇云房,将洞宾入终南山,授《灵宝毕法》十二科,曰金诰、玉录、真原之义,比喻真诀道要,其义有六,包罗五仙之旨,以授洞宾。


钟离权(资料图)


以上所说的“汉”,并非指秦汉之“汉”,而是指五代之“后汉”。对此,明杨慎考辩说:钟离权也,与吕岩同时。韩润泉选《唐诗绝句》卷未有钟离一首,可证也。近世俗人称汉钟离,盖因杜子英《元日诗》有‘近闻韦氏妹,远在汉钟离’流传之误,遂附合以钟离权为汉将钟离昧矣。(《升庵全集》卷七三)师事钟离权的吕洞宾、陈朴、郑文叔、王老志等均为五代宋初时人。《唐仙传》说:长乐郑文叔与回翁,皆师钟离于此郡。《岩下放言》说吕洞宾,五代间从钟离权得道。《陈先生内丹诀序》谓陈朴,隐居青城大面山,受道于钟离。《集仙传》亦言钟离权不知何许人也,唐末入终南山。以上这些记载,多以钟离权为晚唐、五代时人,可以相信。


汉钟离鸣天鼓法 採自席锡藩《内外功图说辑要》


此法主治:头部昏晕。


具体操作法:以身端坐,闭口咬牙。微停呼吸,在缓慢的呼吸状态中,用一手掌紧掩双耳,以第二指叠在中指上,作力放下第二指,重弹脑后,如击鼓之声。共三十六次。复上下牙齿相叩作响,亦三十六次。


配合炼功,可服加昧白虎汤。药方组成:石膏,三分,煅制;知母,一钱;甘草,二钱;半夏,二分;麦冬,八分;竹叶,五个;粳米,一撮。以上七味,加生姜三片,用水煎服,每日一杯。


吕洞宾(资料图)


孚佑帝君拔剑法


吕洞宾,蒲州河中府(今山西芮城永乐镇)人。原名吕岩,字洞宾,以字行,道号纯阳子,绰号回道人。吕洞宾为全真道祖师,尊称为孚佑帝君。吕洞宾的生平事迹,最早见载于北宋。


杨亿《谈苑》说:吕洞宾者,多游人间,颇有见之者。丁谓迥判饶州日,洞宾往见之。自言吕渭之后,渭四子,温、恭、俭、让。传世有:饮海龟儿人不识,烧山符子鬼难看;一粒粟中藏世界,二升铛内煮山川之句,大率词意多奇怪类此,世所传者百余篇,人多诵之。(《宋朝事实类苑》卷四三)


叶梦得《岩下放言》说:世传神仙吕洞宾,名岩,洞宾其字也,唐吕渭之后,五代间从钟离权得道。


江少虞《宋朝事实类苑》卷四三载吕洞宾事,曰:宿州天庆观,有神仙题诗二绝于五星门扉之上,俗传云吕先生神篆。其诗曰:秋景萧条叶乱飞,庭松影里坐移时。云迷鹤驾何方去?仙洞朝元失我期。又曰:肘传丹篆千年术,口诵《黄庭》两卷经,鹤观古坛槐影里,悄无人迹户长扃。


此外,丹经《龙虎还丹诀颂》、《陈先生内丹诀》中均引有吕洞宾的诗词。根据以上材料,可以推定吕洞宾系唐礼部侍吕渭的后代,五代宋初人。他历五代战乱,仕途功名无望,于是归隐山林,潜心修道,退身世外,才是唯一的出路。

孚佑帝君拔剑法 採自席锡藩《内外功图说辑要》


此法主治:各种心痛。


具体操作法。以身立定,两足成丁字形,先扬起右手,头向左侧视,凋息运气一口;次扬左手,头向右视,调息运气一口。如此行功,左右各九次。


配合炼功,可服落盏汤。药方组成:玄胡索,五灵脂(烧至烟尽),建蔻仁,各六分;姜,石菖蒲,厚朴,陈皮,霍香,各一钱;枳壳,苏梗,各六分。以上十味,用水煎服,每次一杯。


张果老(资料图)


果老抽添火法


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,名张果。新、旧《唐书》有传,武则天时,隐居中条山,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,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,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,张果老佯死不赴。到了唐玄宗时期,玄宗派遣使者终于将他请到了宫内,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,赐号通玄先生。后来,玄宗准备将他女儿许配给他,他唱道:媳妇得公平,平地生公府,人以可喜,我以可畏。最终也没同意这门亲事,恳辞还山,走到半路,死于衡山蒲武县。


弟子说他羽化成仙,唐玄宗下令在当地建栖霞观以奉祀。中国民间传说他常背负一个道情筒,倒骑白驴,云游四方,宣唱道情,劝化度人。后来民间的名言骑驴看唱本就源于此。他所乘的白驴,日行万里,夜间折叠如纸,放在箱子里。白天骑得时候,用水含在嘴里喷洒一下,就又还原成一天驴。后人题诗:举世多少人,无如这老汉。不是倒骑驴,万事回头看。



果老抽添火法 採自席锡藩《内外功图说辑要》


此法主治:三焦血热上攻,眼目昏暗。


具体操作法:以身正坐,两手掌重叠,反复按摩肚脐,以脐轮发热为止。再以两掌按定两膝,闭口静坐,调息定气,运气九口。


配合炼功,可服菊花散。药方组成;羌活,木贼,黄连,川芎,荆芥,防风,当归,白芍,甘草,黄芩,甘菊花,蔓荆子。以上十二味各等分,用水煎服,每次一杯。


蓝采和 清代 纸本设色 李黎鹤藏


蓝采和乌龙摆角图


蓝采和,传说他玩世不恭,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。南唐沈汾《续仙传》、宋初《太平广记》、陆游《南唐书》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。是唐末至五代时人。其行为怪僻,贪杯喜唱,平时穿一身破蓝衫,一只脚穿只靴子,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。更不近常情的是,夏天他穿棉衣,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(《续仙传》)。


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,一边打着竹板,一边踏歌而行,沿街行乞。他唱的歌很多,大都是触景而生,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, 而且颇具仙意。其一云:“踏歌蓝采和,世界能几何?红颜一春树,流年一掷梭,古人混混去不返,今人纷纷来更多。朝骑鸾凤到碧波,暮见桑田生白波。长景明晖在空际,金银宫阙高嵯峨。”他行为癫狂,有人施钱给他,他大都送给贫苦人,蓝采和居无定处,四海为家。



蓝采和乌龙摆角图 採自席锡藩《内外功图说辑要》


此法主治:遍身疼痛。


具体操作法:平地端坐,舒展两脚,两手握拳平举,运身向前,调息运气一口。如此反复行功,共二十四。复两脚合并,低头弯腰,两手搬动两脚尖,调息运气一口,先后共二十四次。


配合炼功,可服“香砂苓皮饮”。药方组成:茯苓皮,大腹皮,五加皮,生姜皮,桑白皮,枳壳,砂仁,白术,木香,罗卜子(炒)。木通,泽泻,猪苓。以上十三味各等分,用水煎服。


韩湘子 採自明洪自存《仙佛奇踪》


韩湘子活人心法


韩湘子,字清夫,传为唐朝韩愈的侄孙子韩湘。幼年丧父,由叔父韩愈抚养。长大后又得钟、吕二仙传授修行之术。韩愈极力反对,训斥他。韩湘子因此而出家,隐居于终南山修道,得成正果,列为八仙之列。后来,韩湘子屡次化形,度化他的叔叔韩愈,但韩愈多次不悟。韩愈被降官到了潮阳,路经蓝关,雪拥不前,冻埋雪中。湘子赶来相救,并指点度化。韩愈最终感悟,也修道成仙。他擅吹洞箫,道教音乐《天花引》相传为其所作。


韩湘子活人心法 採自席锡藩《内外功图说辑要》


此法主治:腰痛腰软,头部摇颤。


具体操作法:以身立定,低头弯腰,如揖拜之式,其手须与脚尖齐,调息运气二十四口。


配合炼功,可服舒经汤。药方组成:羌活,防己,白术,当归,白芍,姜黄,甘草,海桐皮。以上八味各一两,每次服三钱,用姜十片,水煎服。诗曰:日月分明说与贤,心猿意马想丹田。真空觉性常不昧。九转功成作大仙。


曹国舅 清代 纸本设色 李黎鹤藏


曹国舅脱靴法


曹国舅名景休,传说是宋朝皇帝仁宗曹皇后的长弟。他天资淳善,志在清虚,不慕虚荣,不喜富贵。后来因为他的弟弟骄纵不守法,残害人命。曹国舅深以为耻,于是隐迹山岩,穿戴平民的衣帽,但精心思考的是玄妙深奥的道理,过了10多天也不吃。


有一天,他遇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仙人,他们问:听说你在休养,所养的是什么呢?答道:养道。仙人又问:道在哪里?曹国舅举手指天。二仙又问:天在哪里?曹国舅用手指心胸。二位仙人笑着说:心即是天,天即是道,你已经顿悟道之真义了。于是传授他还真秘术,点化指引他入了仙人的团队。


曹国舅脱靴法 採自席锡藩《内外功图说辑要》


此法主治:脚腿、肚腹疼痛。


具体操作法:以身立定,右手作扳墙势,左手自然下垂,右脚抬起向前虚蹬,调息运气一口。复左手扳墙,右手下垂,左脚虚蹬,运气一口。左右各作十六次。


配合炼功,可服羌活鞠越汤。药方组成:羌活,川芎,苍术(炒),白芷,南星(制),当归,神曲,各一钱;砂仁,桂枝,防己,木通,名八分。以上十一味,加姜三片,用水煎服,每次一杯。


何仙姑 清代 纸本设色 李黎鹤藏


何仙姑


八仙中唯一的女性,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。据说原名何秀姑,生于唐武则天时期,出生时紫云绕室,头顶上有六道毫光。从小智慧敏捷,聪敏过人。15岁时,梦见神人教她食云母粉,于是轻身如飞,往来于山顶之间,每天早上外出,晚上采山果孝敬母亲。后来辟谷,言语异常,武则天听说后,派使者召请,中途不知方向,有人说在唐中宗时八月初八飞天。


还有一种说法是,何仙姑13岁时入山,遇仙人吕洞宾,吕赐其一桃,吃了以后不饥不饿,并能预知祸福之事,颇为灵验。村里的人奉为神明,专门建楼供其居住,后来吕洞宾度其成仙。一说她是宋朝人。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(零陵)人,有称她幼遇异人,得食仙桃成仙。有称她放牧于郊野,遇异人送仙枣,食后而成仙,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,预测祸福的事迹,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。



八仙过海、各显神通(资料图)


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或法器,一般称为暗八仙或八宝,常出现于刺绣、民间艺术之中,均代表吉祥之意,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。其中较为通俗的暗八仙为:葫芦(铁拐李)、芭蕉扇(钟离权)、鱼鼓(张果老)、荷花(何仙姑) 、花篮(蓝采和)、剑(吕洞宾) 、笛子(韩湘子)、玉板(曹国舅)。


八仙过海是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,最早见于元杂剧《争玉板八仙过海》中。相传白云仙长有一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,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,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,就是后来“八仙过海、各显神通”或“八仙过海、各凭本事”的起源。此时铁拐李抛下葫芦,汉钟离扔了芭蕉扇,张国老放下坐骑“纸驴”,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,横渡东海。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,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,不料发生冲突,蓝采和被带回龙宫。之后八仙大开杀戒,怒斩龙子,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、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,一时之间惊涛骇浪。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,将巨浪逼往两旁,顺利渡海。最后由慈航道人出面调停,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,双方才停战。(编辑:孟淅)



真心正念合天理,敬畏天地行大道

要真真正正为自己考虑,就是行大道、走正路、依从祖师的教法,依从祖师的戒行,依仗祖师给我们的三宝法船,不要再去乱找,不要再去犹豫、怀疑,坚信不移,认定了,至死不回头。


文/陈景展



贪恋红尘定转劫,因为何事不能舍?恩爱情欲割不断,来来去去受折磨。因此才有轮回苦,看破冷淡似冰雪。心上常有反覆意,功夫不精未做彻。修道绝尘立定志,至死方休是俊杰。喉中但有三寸气,除情了欲不休歇。诸事全忘都放下,凝住正性不肯撇。此是清净门中语,我亦不知切不切。但看古来修真士,都从此处明透彻。



自己是发心者,经只能是辅助者(资料图)


这一段承接上一段,我们要立定志,除死方休是俊杰,哪怕喉中只剩三寸气,除情了欲不休歇。有这个功夫,又有这个志气。可是这一切志气的前提是得有正念,也就是说看破幻象了。倘若不能看破,那这一切方法,这一切老天爷给你的这些经有什么用呢?自己是发心者,经只能是辅助者。


如果是《除欲究本》读完之后对你没有帮助,你还是不能明白修行是什么,该怎么去修的话,那可真白费了,讲再多都白费了。因为这部经,董真人本来无话可说,但是为了报答十方功德施主的恩养,给了大众一条方便之路,又考虑到有很多的人不识字,所以用俚语写成,方便小孩也能听得懂,不认字的老妈妈、老爷爷也能听得懂。那他的这种恩情,他的这种慈悲广大无边,还有什么比这种恩情更大呢?


这是为什么弘道读经会来读《除欲究本》,而且当成一个重点来读的一个原因,它是最通俗的,截止到目前,道教最通俗的一部经。当然别的宗教不了解,因为世界上的圣人太多,我们国内的,还有国外的很多,我们没有去一一知晓。但是在能知晓的范围之内,不仅仅是道教,所能知晓的这些宗教里面,这是最通俗的一部经。我们总埋怨有没有更通俗的,这一本就是。如果这一部还不能帮助到你,那只是你自己的问题了。


读的时候生一个羞愧心(资料图)


可能董真人也是怀着这样一种心,希望最大程度地利益这个社会,普济一切,无有遗漏,让一切人都能得到这种恩养,他也是最大程度地在爱这个社会。他的这个回报太大了,所以他最后成道了,变成祖师爷了,因为他毫无私心,把心已经溶解在众生之中了。没有用任何复杂的语言、高贵的字眼,而是用市井的语言、最口语的语言,没有地位之分,没有区域之分来讲最深的道理。那我们还谈什么呢?还有什么不满足呢?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?唯独在读的时候生一个羞愧心。


我们哪有祖师百分之一、千分之一、万分之一的功德呢?跟祖师对比,既然都发了一个道心,道人和道人差的得太远。而祖师在这些俚语里面言词又那么谦虚,我们有什么颜面去称扬自己呢?有什么颜面去要东西,说有什么不足呢?给的太多了,太慈悲了,这种恩情难以回报。我们只有羞愧的心,当面对《除欲究本》的时候,只有羞愧的心,没有别的。


把这颗心弄得干净、弄得圆满(资料图)



如今有句时兴话,世人口里照常学。他合旁人争闲气,自己道扬自己恶。漫说你要把我欺,我也不敢惹着我。此人这话是真情,莫怪他人自称恶。高人时刻降伏心,恐怕自心存下恶。制服自心合天理,成贤成圣作仙佛。愚人从来不治心,自己反说自己恶。后来皆有所归处,只怕报应逃不脱。



这里还是说的降心的问题。越是高人越是时刻反省、检点、降伏自己、观察自己,唯恐自己有一点点的小毛病,不断地去去除,来把这颗心弄得干净、弄得圆满,让它透出光明来,像一块玉一样,让它晶莹剔透、温润、饱满,君子学玉、学竹就是因为它们的品德。小人正好相反,口说的、言行的不一致,争的是一时的东西,走到最后各有报应。


善有善果,恶有恶果,天地之间唯独这杆秤是公平的,逃脱不了,就是报应。当我们心存善恶观的时候,敬畏天地的时候,自然不敢妄为,逃得过人间法,逃不过阎王管,逃不过诸天神灵的纠察。最后发现要得利益,只有行大道,任何小路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,偶尔的一些小东西很短暂。要真真正正为自己考虑,就是行大道、走正路,依从祖师的教法,依从祖师的戒行,依仗祖师给我们的三宝法船,不要再去乱找,不要再去犹豫、怀疑,坚信不移,认定了,至死不回头。(编辑:若木)



仙道贵生:道教对待生命的态度

《度人经》说,仙道贵生,一切有情无情,皆是大道演化,只有品类不同,没有贵贱之分。


文/弘道小阁


仙道贵生,命分俱无差别


一切生生不息的事物都是道教所敬重和爱护的,众生平等这个概念不止出现在其他宗教之中。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,道教的教理和教义都植根于中国文化。尊重生命,平等的对待生命也是道教所提倡的。《度人经》说,仙道贵生,一切有情无情,皆是大道演化,只有品类不同,没有贵贱之分。


仙道贵生(资料图)


蚂蚁的性命也是性命,人的性命也是性命,汉明帝曾经在终南山遇见北斗星君,便向北斗星君请教。汉明帝说,我身为皇帝,那么我的生命还属于北斗星君管吗?北斗星君回答他说,你虽然是人间的天子,但是你的性命与那些百姓并没有什么不一样。正是应了《北斗经》所讲,“上至帝王,下及庶人,尊卑虽则殊途,命分俱无差别。”

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的本质是由大道演化的过程,然后逐渐从无到有。纵观整个宇宙,再到我们的生活的地球,原本也是从无到有。所以在“道”的眼中,众生就是没有什么不同。道德经讲,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,并非是天地没有感觉,而是在天地眼中,万物都是一样的,没有差别。大道既然演化了万物,那么他们的生或死都是一样的,不会对某种人或动物特别好,也不会对他们特别坏。


命分俱无差别(资料图)


现如今很多人谈论环境问题,记得微博上有这么一个视频,讲的正好也是生态保护,里面说,从来就是人类拯救人类自己,而不是人类拯救地球。地球从来就不需要人类拯救,地球自己就拥有自愈能力。这个自愈能力在道教看来就是道的演化。人类只要不大规模的破坏自然环境,地球就能依靠自然法则缝缝补补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圈。《三天正法除六天玉文》讲,“凡一切有形,道之委炁,含精通神,识自生,动自行,明辩日月,智落天地,思过鬼神,妙合阴阳,莫不由道,而神理在焉。”


齐同慈爱,善待万物


那么我们如何去对待生命呢?生命是自然赠与人类的礼物,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,整个地球才显得生机盎然。从古至今,道教从自然这个点出发,提倡要保护生命,爱护生命。《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》里的“十善”就有“慈心万物”和“放生养物”的观念,这些行为在道教看来也是善行善举。另一方面,道教推崇的“齐同慈爱”、“异骨成亲”同样适用于对待生命的态度上,慈爱众生,把众生看做己身,身不损物,物不损身。一切含炁、木、草、壤、灰,皆如己身,念之如子,不生轻慢意,不起伤彼心,这些都是天尊的教导,教导我们如何去对待生命。


齐同慈爱(资料图)


爱护生命是对生命的尊重,所谓“真道好生而恶杀”,一切生生不息的东西都是值得去保护以及维护它本来的生存环境。现如今随着工业化时代带来,一些人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残杀动物,获取它们的毛皮和肉以满足自己在衣食住行上的需求,所谓的象牙、犀牛角、部分鸟类的羽毛都成了那些野心家的目标。大规模的杀戮必定会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。道教认为天地之间是一个平衡的存在,任何一方太过和太弱都会引起自然的变化,天有日月星辰,地有山川陵谷。


地上的万物的生长依靠着天地之间的资源生存发展,形成一种生存法则。人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破坏和侵害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,必然会导致其他生物打破法则,走向极端化。例如,甲国的鲤鱼被运到乙国,则甲国鲤鱼在乙国的水泽里疯长,危害了乙国本来的鱼类生态环境。此类的案例有很多,新闻报纸也时不时的发表出来。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失和,两方开始出现了不平衡,产生了矛盾。



人怀仁心,莫伤万物(资料图)


有人会说,道教如此爱护生命,那么是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吃素呢?其实不尽然,对于普通信众来说,该吃还是要吃的。人类吃的东西都是养殖化,它本身不会违反自然的法则,而且驯养动物早已有之。六畜兴旺,不损天道。吃那些野味就不一样了,本来人家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,说吃就吃不太好。还有就是作为捕猎的人来说,要有个度,数罟不入洿池,放过那些未成长好的小鱼小虾,这是为了明年有一样的收获,也是为了维护生态的平衡,这样才能得到自然的馈赠。


《太平经》说:“人怀仁心,不复轻贼贱伤万物,则天为其大悦,地为其大喜。”常慈悲,常利益。持这种心态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人和物,则天降其福,安康吉庆一生。更有道经《要修科仪戒律钞》讲,要常行慈心,愍济一切,放生度死,其功甚重。希望有识愿其进道,无识愿其识生。(编辑:玄朴)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